首页

搜索 繁体

卫长公主 第223节(3 / 3)

居然这么不稳重。

&esp;&esp;他赶紧偷瞄刘瑶,见对方面色淡然,似乎面上并无不快,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。

&esp;&esp;刘瑶眺望远处的海面,绷着脸,心中后悔,若是她早日提出晒盐法,是不是这些盐民的日子就好过些。

&esp;&esp;不管如何,晒盐总比煮盐要轻松,尤其对海边的盐户,比煮盐的产量、效率、质量都要更高。

&esp;&esp;即使苦,苦味稍微淡了些,对这些人来说,日子也在变好。

&esp;&esp;刘瑶的声音几乎散在海风里:“阿狙,其实我能早些提出这些的。”

&esp;&esp;不过曹襄第一时间捕捉到了,“世间事那么多,阿瑶也是人,不能面面俱到,只要弄出这法子,对于盐户来说,就不晚。”

&esp;&esp;赵五叔也缓过神,当即跪伏在地,喜极而泣,“不晚,不晚,长公主可莫要这样想,这法子对我等有生身之恩,不止我等,就是大汉子民都要感谢长公主!”

&esp;&esp;一旁的盐吏不断点头,心说赵五叔终于不糊涂了。

&esp;&esp;盐与铁都是大汉的命脉,现在长公主指导他们弄出了便宜的晒盐法,日后盐的产量高,价格会走低,对于百姓也是一项利事。

&esp;&esp;刘瑶:……

&esp;&esp;她只能苦笑,等到回去,给阿父上奏,让他对盐户多些照顾吧,让这些盐户少受些剥削。

&esp;&esp;等刘瑶的盐田出结果时,时间早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,冬日的海滨冷风似刃,再加上风中的盐粒子,刮的脸生疼。

&esp;&esp;往年这个时候,沿海滩涂几乎是渺无人迹,毕竟风浪大,天又冷,而今年却与往年不同,滩涂上仿佛过节一般,不止盐户拖家带口,当地的达官显贵也都来了,毕竟这些人的产业都涉及到盐业。

&esp;&esp;现在有了新的制盐法,还是省钱省力的,他们岂能不来亲自看一下。

&esp;&esp;而当利当地的盐官令在得知晒盐法成功后,第一时间加急给长安送了奏疏。

&esp;&esp;刘彻看到当利的急报,一开始还以为刘瑶出事了,打开奏疏一看。

&esp;&esp;晒盐法……

&esp;&esp;阿瑶不愧是他的女儿,早知道她有这能耐,他应该老早带她巡幸东莱。

&esp;&esp;刘彻仔细看了当利盐官令的奏疏后,大笔一挥,短短月余,齐国、胶东、琅邪沿海三郡,凡是能有平坦沿海荒滩的地方,都被开发成盐田。

&esp;&esp;其实不用他说,盐业乃是重利,晒盐法有了成果后,第一时间就传遍沿海各郡,原先沿海那些无主没人要的荒滩一下子成了抢手货,价格涨了上百倍,有掌控滩涂的“海霸”想坐地起价,反而被当地盐商和盐户联合收拾,也算是另外一种成效。

&esp;&esp;而且因为此事,刘彻觉得大汉沿海只有三郡着实太穷了,就是为了盐,为了有更多的滩涂,他决定重新开启对苍海郡的开发。

&esp;&esp;公孙弘等人虽然觉得开发苍海郡收获不大,但是也比陛下想着打仗强,就不再说什么。

&esp;&esp;同时,刘彻没忘记嘉奖刘瑶,又给刘瑶增了两千食邑,一千金。

&esp;&esp;刘瑶在当利弄出了晒盐法的事情传到长安,长安百姓不断咋舌,说惊讶也惊讶,说不惊讶也不惊讶。

&esp;&esp;只能说不愧是长公主。

&esp;&esp;就是被贬回了封地,也能发光发热。

&esp;&esp;不过有人怀疑,刘瑶回当利之前,就已经琢磨出晒盐法了,现在公布出来,就是为了向陛下求情,祈求早日回到长安。

&esp;&esp;刘彻:……

&esp;&esp;猜反了。

&esp;&esp;目前是他这个当父亲的想他的大公主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